奇人奇文: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less than 1 minute read

天才与疯子也许只有一步之遥。

drawing

“工业社会及其未来”是奇人泰德-卡辛斯基写的奇文。泰德-卡辛斯基是个天才。如果正常发展的话他应该是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他20岁就从哈佛大学数学系毕业,25岁便成为伯克利史上最年轻的助理教授。但2年后他便辞职并逐渐从社会中消失。后来他成为反社会者并开始对社会造成危害。

drawing 卡辛斯基:既是天才也是疯子

卡辛斯基在1978到1995持续近18年不断制造邮件炸弹并造成3死23伤。由于超高的智商,即使在FBI的重点关照下他仍然逍遥法外。在1995年他对外宣称,如果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编刊登他的一篇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展望的论文,他便会停止继续寄送邮件炸弹。FBI最终妥协允许刊登这篇文论。

弄巧成拙的是,这篇文章被他的弟弟大卫-卡辛斯基读到。他发现文章末尾的签名风格与自己哥哥风格相似。于是FBI顺藤摸瓜,最后在蒙大拿州偏远山区找到了泰德-卡辛斯基。

drawing 华盛顿邮报1995年9月被迫刊发的卡辛斯基的文章

从卡辛斯基发表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卡辛斯基的世界观以及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来源。文章探讨了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负面影响,比如:

  1. 限制了人的自由;
  2. 让人们精神空虚,产生心理问题;
  3. 使人类失去对自己的控制;
  4. 对自然造成了破坏。

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由的束缚

现代工业社会追求的是效率,依赖于复杂的现代工业体系。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一个越来越复杂且高效的协作系统。这样一个社会进化的过程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中有详细的描述,我们称之为“全球化”。

全球化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其使得世界上的个体必须依赖于其他个体才能很好的存活。一些即使看起来很简单的物品(比如铅笔)也需要全球成千上万人的分工协作。

即使从国家层面来说,目前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脱离于世界而独立有效地运作。上世纪60年代去工业化前的美国或许可以做到,现在的中国稍欠火候,俄罗斯可以依赖全面的资源苟活。

国家尚且如此,个人就更难以独立于这个体系而存活。为了依附体系存活,人们必须花时间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比如对大多数人来说的工作。同时,为了维持社会关系,人们也往往需要在与其他人交流时带上面具,无法随心而活。此外,为了保证社会运作效率而制定的社会制度进一步限制了人们行动的自由。

基于以上原因,卡辛斯基认为现代人的自由还不如远古时期的先祖。在农业时代之前的采集时代,人们的生活更加纯粹,除去每天为了维持生存的劳作,其余时间便自由支配。即使与封建时代的人们相比,现代的人也拥有更少的自由。封建社会虽然名义上施加给人们很多约束,但在执行层面力不从心,因此人们实际获得的自由相较于现代更多。

此外,由于体系的复杂性,个人越来越无法自己掌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住在核电站附近的人们的生活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座核电站的安全性;人们的食物安全依赖于政府允许多少农药用于庄稼;个人的收入及工作稳定性依赖于宏观经济以及公司领导层等。工业社会以前,人们也会在生活的各方面有所限制,比如被野生动物伤害,遇到自然灾害导致食物不足等。但他认为这些这些属于天灾,而不是工业社会造成的人祸。

卡辛斯基预言,社会不会为了适应人的需求而发展,相反,人们会为了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断放弃自己的自由。

现代工业社会对人们精神与心理的冲击

卡辛斯基在文中提到,现代工业社会中对人们的精神与心理也造成了冲击。主要表现为让人产生“自卑”的心理,以及让人迷茫。

左派的兴起以及从组织寻找存在感的行为

卡辛斯基对左派的定义是反个人主义。他认为左派的兴起是因为潜意识的自卑在作祟。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个体相对于体系微不足道。这便产生了无力感,也导致了人的自卑心理。

相对于体系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体会触发心理补偿机制,通过照顾更弱小的个体来弥补成就感。基于这样的心理动机,左派便投身于各种平权运动,比如提升少数族裔以及弱势群体的权益。

卡辛斯基认为左派是危险的,因为他们会使得非左派的人失去了思想自由。左派们的理念需要全社会的共识才能推行,因此他们会强制他人接受他们的思想。不接受者会被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左派谴责。

消除自卑的另一个心理补偿行为是通过自己所处的组织寻找存在感。比如把组织的成就关联到自己身上,即使自己对该成就的贡献微不足道。这种行为在今天我们也时不时可以看到。很多人以身处强大的组织为荣,比如互联网大厂。特别是最近十年,很多互联网公司业绩上天,身处其中的人也跟着享受红利,成为成功人士。很多人把这种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个人努力,兜售各种成功的经验。如果脱离了这个组织,很多人可能什么都不是。

寻找替代活动

人们的需求有很多。卡辛斯基按难易程度把他们分为三类:1)只需要较小的努力就可以获得的需求,比如呼吸,睡觉;2)需要相当程度努力获得的需求;3)花费巨大努力都可能无法获得的需求。

在古代,大多数人还在温饱阶段挣扎,因此获取生存必需品被归为第二类需求。现代工业社会使生产力大幅提高,这使得人们为了维持生存而付出的努力下降为第一类需求。相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更加容易地达到温饱状态。比如大多数人可以通过简单培训就可以获得一些工作养家糊口。在一些发达国家即使失业也饿不死。

人是目的性动物,很难长时间容忍无所事事的生活。很多财务自由的人,也很难超过一年时间不工作。当原本消耗大量精力的的需求可以轻易满足时,人们便又会触发心理补偿机制。最常见的便是寻找替代活动填补空虚,包括各种兴趣活动以及成为工作狂。

替代活动多种多样,有纯粹人为赋予意义的活动,比如各种竞技体育活动、各种游戏联盟、各种兴趣俱乐部等。我所知道的最独特的替代活动可能要算“洗衣机收集者俱乐部”了。这个俱乐部已经有上千名会员,大家会定期聚会,通过一起围观洗衣服和以洗衣机为主题展开讨论来获取满足感。

drawing 洗衣机收藏者俱乐部(来源Youtube)

卡辛斯基认为一些看起来很正经的活动也算替代活动,比如追求职业进阶、学术活动、赚超过需要的钱、从事艺术及文学创作、以及各种工匠精神等。因为这些都本质上是人为赋予意义而不是自然赋予意义的活动。

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失去对自己的控制

卡辛斯基从两个方面指出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失去对自己控制。

第一个方面是基因改造技术的风险。他认为刚开始基因技术可能只会用于去除基因中会导致犯罪的部分。但人们会逐渐对其滥用,把它用于对人类的完全改造从而使人类变得更顺从于工业社会这个体系。

第二个方面是人工智能的风险。它首先会逐渐抢夺人们的工作。而对于剩下尚能由人胜任的工作,其专业化强度会大大增强且分工越来越细化。这会使得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更加无法脱离体系而存在。

强大的人工智能也会使得人们对其越来越依赖。机器变得越来越高效聪明,而人类则会让机器做更多的事情。到最后,机器解决的问题会复杂到人类完全没法插手。到这时,即使不情愿,最终人类也可能让自己落入到一个完全依赖机器的境况。无论机器有没有意识,人类便会事实上被机器“控制”。

社会发展对自然的破坏

现代工业社会以追求效率为目标,对自然界的保护并不在考虑的优先级里面。特别是当这个系统追求极致的效率时,人们便会只专注于短期利益。自然保护就显得更加不重要了。

在工业革命早期,伦敦便以雾都著称。由于燃煤量的激增,伦敦的空气质量在整个19世纪都很糟糕。美国在20世纪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中国在21世纪又从美国手里接班。

drawing 1970年洛杉矶原装雾霾罐头

除了空气污染,持续的人口增长也给自然界带来压力。卡辛斯基认为最终地球人口会超过自然界所能承载的极限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一些想法

”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是一篇观点独特的文章。卡辛斯基对现代工业社会具有很高的洞察力,并且也从很高的维度来看待各种社会问题。这篇30年前的文章中指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在多年以后才被大众所察觉。比如2020年以来由于Covid以及俄乌战争暴露了全球高效供应链的脆弱性;又比如过去十年越来越引起大家重视的人工智能潜在风险。

但是在另一些问题上,卡辛斯基表现出了偏见。他认为科学研究以及艺术追求属于人们为了填补空虚而自找的替代活动。

诚然在学术领域中很多人带有很强的功利或者非纯粹的目的,比如为了追名逐利而发表论文。但我们不能否认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是由于好奇心驱使或者为了人类福祉而去从事研究。即使是那些功利的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时也或多或少部分由好奇心或本能驱使。

对于艺术,其实从远古时代人们就有对其有需求了。艺术并不是因为人们”吃得太饱了“而做的无聊的事情。艺术的创作可以提升人们的创造力,而对艺术品的欣赏可以对人类的心理带来积极的作用。

drawing 在印尼发现的4.5万年前的史前壁画体现了原始人的艺术需求

卡辛斯基的观点偏向于厚古薄今。他认为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比现在更加自由。即使是不自由的部分也是由自然造成的,比如天灾导致的食物短缺,野生动物造成的生命威胁,疾病带来的健康危险等。而自然的不自由好于人为的不自由。

确实,社会的进步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带来的新的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不断改进而不应该像是卡辛斯基所提出的那样的让社会倒退。社会或者技术的变革总会带来阵痛,但阵痛之后便是更好的发展。比如汽车的发明使得大量马夫实业,但在长期催生了更多新职业的产生,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准。

至于自由,远古时代的人只是更少被人为干预所束缚,但被自然界剥夺的自由一点不少。比如一场小型的自然灾害就可以让人同时失去生命和自由。或者野生动物的骚扰也会极大限制人们的行动自由。

至于对自然的破坏,卡辛斯基道出了一些事实,确实人会因破坏自然环境而被反噬。但问题是作为脆弱的高等动物,即使人类不因破坏自然而自毁也迟早会逃不出过去5亿年来多次发生的生物大灭绝。

未来有太多未知,我们不知道下一次生物大灭绝是在不远的将来,或者是在数千万年以后。但确定的是有太多的因素可以造成下一次生物大灭绝。如果我们通过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的话,即使遇到恐龙时代那样灭世级的灾害也可以从容面对。到那时,人类便有资本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

drawing 显生宙以来的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摆在我们面前似乎有三条路:

  1. 佛系面对,及时行乐。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坦然接受下一次生物大灭绝。如同最近的写实科幻电影“don ’t look up”描述的那样。
  2. 寻找人与自然的平衡点,在不人为自我毁灭前不断发展。期望能够在下一次生物大灭绝到来前发展成多星球物种。
  3. 全力发展。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成为多星球物种。不过我们不知道人为的自我毁灭和外部因素导致的生物大灭绝谁先到来。

第一条路似乎是卡辛斯基推荐的方案。回归原始,追求自然赋予的自由。把人类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外部因素。

drawing 2021年的电影don’t look up是一部黑色喜剧,讲述了人类如何在一个本可以避免的灭世灾难面前把自己作死

我们不知道是否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让我们无意中选择了2或者3。过去我们更像是选择了3,现在我们似乎正有意识的向2靠拢。比如最近几十年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环保问题,以及最近全球关于碳排放问题的讨论。

不过从下图描述的过去近一百万年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来看,我们似乎已经对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似乎必须在3上面一条路走到黑了。

drawing 过去一百万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