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谈谈方法》

less than 1 minute read

“我思,故我在”。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一句话。应该也有不少人知道这句话出自法国哲学数学物理学家笛卡尔。但是可能很少人知道这句话出自笛卡尔的《谈谈方法》(法语原标题Discours de la méthode)这本书。

drawing

《谈谈方法》全名《谈谈正确引导理性在各门科学上寻找真理的方法》,是笛卡尔在1637年写的议论文。全书不到100页,但对西方现代哲学以及科学方法论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看过我之前写的《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这本书的总结的人可能都知道,笛卡尔之前的哲学可以归为经院哲学。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哲学来维护宗教的地位。笛卡尔之后的哲学才逐渐从神学之中分离出来。几百年来这本书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以及全世界人们的思维方式及科学研究方法。人们到今天仍然有意无意地使用。伊隆马斯克的“first principal“的思想基本也可以追根溯源到这本书。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提出的观点简单又根本。可谓大道至简。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形而上学的怀疑(metaphysical doubt):对于自己不确信无疑的东西要保持怀疑。不要迷信权威。 普遍的问题解决方法:对于一个复杂的事物,对其进行拆分直至足够简单。对每个子问题逐个击破然后合并在一起, 思考问题及对象时要从最简单以及最显而易见的元素开始。然后不断迭代直至原本问题及对象。 分析问题是要尽量保持客观及清晰。尽量全面考察,寻找自己的漏洞。 除了方法论之外,笛卡尔还在书中通过逻辑推演讨论了关于灵魂以及上帝的存在。 这里所说的灵魂即人的自我意识,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灵魂是绝对存在也可能唯二存在的东西。原因是人类的认知能力完全和所有其他动物不在一个层面。其表现在自我存在的认知、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归纳以及演绎)以及对概念的描述能力。即使是最愚蠢的人的认知及表达能力也远远超过最聪明的动物。笛卡尔同时认为这些能力不是由于生理构造的限制,因此他认为是由于”灵魂“导致人与动物的不同。此外,笛卡尔认为灵魂和肉体是独立开来的,肉体消亡后灵魂不灭。 对于上帝,个人认为笛卡尔已经把自己描述的这个”上帝“和神学中的”上帝“区分开来了。笛卡尔的上帝是万物存在的因果关系的”因“,而不是任何人格化的”造物主“或者”神“。笛卡尔的观点是万物的存在必须有其根源。而”上帝“就是一切的存在的根源。笛卡尔虽然自称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其著作中体现出了无神论观点。在他的世界观中,上帝有一席之地,不过这一角色基本处于无为而治的状态。

时代前瞻性 这本书1637年出版时人们基本还是依赖于直觉来感受以及理解世界。宗教对于塑造人们的世界观具有统治性地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长达几百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并没有明显的进展。亚里士多德及古希腊学派的言论仍然被人们奉为真理。在笛卡尔之前,只有零星的人对过去的观点提出质疑,其中布鲁诺1600年还被教会火刑处决。大神牛爵爷在这本书出版时才-6岁,爱因斯坦的母校苏黎世理工在两百多年后才开始创办。在笛卡尔之前的全才牛人大概就属达芬奇和伽利略了。在如此早的时代,笛卡尔就已经对了解世界进行了如此深刻的思考。实属跨时代。

时代局限性 即使《谈谈方法》是天才人物写的伟大著作,其仍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个人认为至少从以下两点可以看出。 对感官的怀疑:从世界观的角度上来说,笛卡尔已经在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哲学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展。相较于亚里士多德的完全依赖与感官的推测,至少笛卡尔已经开始怀疑感官的可靠性。不过可惜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笛卡尔并没有太多的强力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休谟在100年后对笛卡尔的观点进行了加强。对于对感官的怀疑,300年后才有哲学家Hilary Putnam再次由“缸中的大脑”这个概念提出。至于大众对这个概念的接触,基本上是通过电影“黑客帝国”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把一个复杂的对象拆解从而各个击破确实是一个实际有效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并不能解决100%的问题。二战后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制造的物品以及越来越复杂。人们开始构建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简单地通过拆分以及各个击破来实现。于是“复杂系统”这个概念以及对应的“系统工程”这个科学分支开始蓬勃发展。其典型案例为阿波罗计划。到了21世纪,系统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有幸在自动驾驶这个行业工作过,其中系统工程的重要性对整车的性能效果至关重要。

最后我推荐大家自己去读一下笛卡尔的这本书。毕竟笛卡尔本人在最后一章说过:人们在传达别人思想时往往是不够准确的。我的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读法语原版。毕竟越多层的转录,越多的信息扭曲和丢失。

drawing

Leave a comment